首 页  个人文集 原创文学 文化长廊 高考指南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转折点,非挡不住高考的步伐,因为我们自信.

    何填报各批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前景
    各大院校招生热线
    学生家长们的专栏
    热点专业就业前景
    大学各科今年排名
    各高校的招生计划
     关于考生高考前夕
    最值得关注的题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全景
    招生计划
    学生档案
    考试评卷
    录取批次
    填报志愿
    录取办法
    降分情况
    "自主招生"

 


 

 

 

 

 

 

 

 


理科综全能力测试复习指导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夯实基础应成为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对实验能力考查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的教学要由"深挖洞"教学向"广积粮"教学转轨,知识的广度应该得到充分展现。

  根据对近两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分析以及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预测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仍是复习重点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因此夯实基础应成为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具体地讲就是,以中学理化生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学生做到清楚地复述所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能对重点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解和综合;能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揭示重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比较、分析同类型知识的差异之处;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1.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是口服,其根本原因是。
  A.肌肉注射比口服的先进入人体
  B.口服时药物对消化道刺激过于强烈
  C.口服时药液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
  D.口服时药液被消化液中的脂肪酶分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蛋白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时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而必须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的一系列消化作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而此时胰岛素已不复存在,不具备作为蛋白质分子时才具有的生理功能。因此,治疗糖尿病,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请大家思考:口服核酸能否弥补人体细胞中缺少的基因?为什么?

  例2:下面说法正确是的 。
  ①β射线粒子和电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②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
  ③α粒子不同于氦原子核
  ④γ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粒子的性质和电磁波波长的比较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X射线、γ射线均是电磁波,只是波长不同而已,可见光、红外线也是电磁波,波长从短到长依次γ射线、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β射线实际上是电子流,因此β射线就是电子。而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从α、β、γ的穿透本领来看,γ射线最强,β射线次之,α射线最弱。对这些概念理解清楚后,答案C也就自然得到了。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知识来源于对实验结果分析、归纳和总结。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而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实际上,因此高中理、化、生三学科的教学更需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前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要求表述为: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对此我们要开放实验室,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让他们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尤其是非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以及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组合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动手操作意识、安全规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创新质疑意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所谓知识包括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实验设计在进行实验程序设计时,就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设置对照原则,即实验中设立对照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3.蚕豆染色体2n=12,蚕豆根尖在19℃条件下,一个细胞周期所占时间为19.3小时。大多数致癌物质都能提高生物的突变频率,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其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8倍。某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染色体畸变,需要在课前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现有10粒干的蚕豆种子(假设出芽率为100%),及所需一切实验设备和药品,请你帮助教师完成上述的课前准备工作。
  (1)实验原理是:
  (2)最主要的实验步骤是:① ;② 。
  (3)为了得到更多的蚕豆根尖,你将怎样做?
  (4)如希望得到更多的具有染色体畸变的分裂细胞,这个材料应至少培养多少时间?预见镜检时可见观察到的染色体畸变的类型有:
  解析:题目要求根据给出实验目的及一些附加条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原理,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和书本相关的知识点及实验
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景,然后再设计便于操作的实验方案。
  (1)利用烟草内的某些化学物质引起染色体畸变;
  (2)①将蚕豆种子分成两等份(每份5粒)放在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②待蚕豆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生根后,一份继续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份在烟草浸出液中培养,并把它制成临时装片;
  (3)切断主根,促使蚕豆长出更多的侧根;
  (4)材料在烟草提取液中培养的时间应大于20小时;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例4.为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作匀加速下滑运动,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①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②木块、③秒表、④米尺。(附图详见2002年1月2日《中国教育报》)
  (1)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2)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
  (3)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可采用的办法是
  解析:这是一道很好的物理设计型实验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按题目给定的器材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理解实验原理。掌握了这些,题目就简单了。
  (1)依题设给定的器材,实验中应该记录的数据有L、d、h、t;
  (2)用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开始下滑,所以应作匀加速运动,运动的加速度为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通常都采取"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

  三、复习的广度比深度更重要
  从近两年的理科综合卷可以看出,今后的命题可能会无所谓传统的重点、热点、冷点之分,因此要善于构建和知识的体系与网络,彼此融会贯通,并注意查漏补缺,由"深挖洞"教学向"广积粮"教学转轨,知识的广度应该得到充分展现。要培养学生能读懂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阅读生物学方面的资料时,要能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

  具体要求为:(1)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2)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例5.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2001年春以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很有帮助。(附图详见2002年1月2日《中国教育报》)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的措施。
  解析:(1)本题要求学生经过图、表分析,知道森林和草地面积的减少,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及防风沙能力;知道植被破坏、地表裸露、荒漠化面积扩大、沙尘随风起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2)防止沙尘暴的措施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要做好以下几点: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养护;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退耕还林还草。

  例6.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工作草图,这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大成果,这一成果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破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quot;生命天书"有一"套",这套书有23"本"。组成这套书的"文字"有4种基本"笔画",每两个笔画形成一个"偏旁部首",每3个"偏旁部首"形成一个"文字"。每本"生命天书"中含有几个关于人类生命的结构、功能、生老病死的"信息",每条信息由几千个"文字"组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首先要破译这套天书中所含有的10亿个文字中的30亿个偏旁部首的排列顺序,然后现破译书中每条信息的具体含义即具体功能。
  (1)人类"生命天书"有23本,每"本"是指 ,这套书为什么是23本?
  (2)"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排列顺序,请指出是哪24条?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
  (3)每套书中的"信息"是指什么;
  (4)每套书中的4种"基本笔画"是指什么?
  (5)每个"偏旁部首"实际上是指一个 ,它们用碱基表示 。
  (6)每个"文字"实际上表示3个特定排列的 ,这个特定排列为什么是3个?
  解析:本题是以资料分析的形式考查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综合试题中的应用。答案应该是:
  (1)每条染色体中含有的那个DNA分子;人类细胞中有两套染色体(即两个染色体组),每套染色体中有23个染色体,两套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内容基本相同,每套(23个)染色体中的基本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全部内容。
  (2)1-22号染色体和X、Y两条染色体,因为X和Y染色体是异型性染色体。
  (3)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4)A、T、G、C.
  (5)脱氧核苷酸对,A-T,T-A,C-G,G-C。
  (6)脱氧核苷酸对,每3个脱氧核苷酸(对)在蛋白质合成中能转录一个"密码子"而决定一个氨基酸。

  四、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关键
  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测试这个目标的试题有的需要理、化、生其中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回答,有的则需要动用理、化、生三科知识来综合回答。重点在于(1)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3)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例7.某酒厂生产的啤酒、果子酒放置久了,使酒变浑浊,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滞销。经化验得知沉淀物是蛋白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甲:在酒中加入少量蛋白质酶;乙:在酒中加入少量氨基酸氧化酶。请评价这两种方案。

  解析:甲方案合理,原因是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既能消除沉淀,又保存营养成分。而乙方案不合理,因为氨基酸氧化酶不能水解蛋白质,不能消除沉淀,而且还会分解营养成分氨基酸。
例8.1969年7月20日应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地球以外的天体。
  (1)开发月球,必须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地方,即生物仓(具有独立生态系统功能)。这种生物仓只要有 和 就可以让人和生物繁衍下去。
  (2)1998年天文学家在月球上发现了水。水的总量为40亿立方米。这里的水是彗星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这些水都集中于月球两极地区,因为这里 。
  (3)未来的航天飞机一定是具有两种功能的航天飞机。在大气内飞行时像普通飞机那样,按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飞出大气层像火箭那样,按 原理飞行。
  (4)地球大气中的氧来自于 和 。月球上没有大气,紫外线较强,水遇到紫外线很容易被分解为 和 。
  (5)假如在月球表面发现一枯木,经分析该枯木必来源于地球,其理由是 。
  解析:这是一道以航天科技为切入点的大综合应用型题。试题内容涉及物理中的光子说、牛顿第三定律,生物中的生态系统成分、新陈代谢,化学中的同位素、电解水等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具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人是消费者,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可在建立生物仓时由人类从地球带入,并不断繁衍,因此,生物仓维持关键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开放型系统,必须有太阳能不断补充才能正常运转(绿色植物只能利用光能)。氧气和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分解释放氧气,因而必需要有水。
  (2)水集中于月球两极地区,说明这个地区太阳辐射少,温度比其他地区低得多。
  (3)火箭飞离大气层,必须自带氧化剂,火箭的飞行主要靠向后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
  (4)地球上的氧气,一是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是来自于海洋。月球上水遇到紫外线被分解为氢和氧,化学中经常用电解水得到氧。
  (5)由于月球上无液态水,不可能有生物,又地球是离月球最近的星体,故可判断月球上枯木来自于地球。

 

----------------------------------------------------------------------------------------------

             【发表评论】【在线投诉】【 发送给我的好友】 【关闭窗口